
譚姓的人口已有370萬,為全國第六十五位大姓,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.3%。譚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、廣東、四川三省,大約占全國譚姓總人口的49%,那么譚姓女寶寶應該如何
起名呢?我們一起來看看吧。
譚姓女寶寶起名大全(適合五行喜木的寶寶)
譚姓女寶寶起名大全(適合五行喜火的寶寶)
譚姓女寶寶起名大全(適合五行喜土的寶寶)
- 譚嵐瑛
- 譚嵐嫦
- 譚舒嫣
- 譚嵐嫣
- 譚絮嫣
- 譚翔瑛
- 譚媛嫣
- 譚嵐瑜
- 譚翔曦
- 譚嵐曦
- 譚燕璐
- 譚燕黛
- 譚曉憶
- 譚羽珊
- 譚燕珊
- 譚燕玲
- 譚羽馨
- 譚宛妮
- 譚宛兒
- 譚妮依
- 譚妮宛
- 譚昕宛
- 譚依青
- 譚姍依
- 譚昕依
- 譚嵐羽
- 譚爾嵐
- 譚翠嵐
- 譚詩韻
- 譚虞韻
- 譚嫣媛
- 譚嫣舒
- 譚依娜
- 譚宛珊
- 譚依珊
- 譚依玲
- 譚嵐璐
- 譚嵐黛
- 譚嵐憶
- 譚翔娜
- 譚詩燕
- 譚嵐凌
- 譚翔珍
- 譚翔玲
- 譚虞燕
- 譚嫣麗
- 譚馨羽
- 譚晴瑛
- 譚翔嫣
- 譚韻秀
- 譚嫣絮
- 譚嵐珊
譚姓女寶寶起名大全(適合五行喜金的寶寶)
譚姓女寶寶起名大全(適合五行喜水的寶寶)
譚姓歷史名人:
譚嗣同:(1865-1898)字復生,號壯飛,湖南瀏陽人,改良派政治家、思想家,其父為巡撫。
譚延闿:(1880年-1930年),字組庵,湖南茶陵縣人,中國國民政府主席 、第一任行政院院長。
譚紹光:太平天國慕王,廣西桂平人,1855年1月參加金田起義,英勇善戰,1860年因破江南大營和攻克蘇杭有功,被封為慕王。
譚綸:明代抗倭名將,江西宜黃人。
譚元春:文學家,湖廣竟陵(今湖北天門)人,與鐘惺同為“竟陵派”創始者。
譚夫吾:戰國時期人物,曾以無比崇高的言行而名垂青史。
譚姓聚集地:
遷徙分布
譚氏起源于山東。漢代巴南(今川東、鄂西南部)少數民族中也有譚姓。巴南譚氏有可能是譚國遺民逃到巴南,融入當地民族形成的。
譚氏早期主要在山東省境內繁衍發展,后因戰亂、自然災害、官職調遷等原因離開故土,向各地遷徙。漢代時,譚氏已分布于河南、山西等地。南北朝時譚氏開始遷入廣東,唐末時遷入江西。五代時,福建泉州人譚峭在嵩山從事辟谷養氣煉丹之術。他提出要“均其食”,幻想一種“無親、無疏、無愛、無惡”的“太和”社會。從宋代起,譚姓人物漸多見于史冊,分布地更廣,集中于江南地區、江蘇、浙江、安徽及湖南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大約從清代開始,閩、粵譚氏部分族人遷徙至東南亞,僑民于新加坡等國。
望堂號
“善斷堂”:唐憲宗時候,譚忠為燕的牙將,受燕的派遣出使魏。恰恰這時朝廷派大軍越過魏國去伐趙。魏牧田季安要興兵,譚忠說:“不可!如果興兵,就是對抗朝廷,魏的罪就大了?!奔景膊杉{了他的話,按兵不動。譚忠又說服燕牧劉濟出兵幫朝廷伐趙,連克趙城饒陽、束鹿。魏和燕都受到朝廷表彰,大家都佩服譚忠善斷。另外還有“濟南”、“弘農”等堂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