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吳姓在當代100家大姓中,按人口計算占第10位。在全國總人口中占2.05%,約2600萬人左右。那么吳姓女寶寶應該如何
起名呢?我們一起來看看吧。
吳姓女寶寶起名大全(適合五行喜木的寶寶)
吳姓女寶寶起名大全(適合五行喜火的寶寶)
吳姓女寶寶起名大全(適合五行喜土的寶寶)
吳姓女寶寶起名大全(適合五行喜金的寶寶)
吳姓女寶寶起名大全(適合五行喜水的寶寶)
吳姓歷史名人:
吳道子:唐代著名畫家。被后人奉為'畫圣'.其畫線條遒勁雄放,變化豐富,一變古來沿襲的高古游絲描的細筆,發展了線描的藝術方法,故表現出來的物象富有運動感、節奏感,被人們稱為'吳帶當風'。
吳承恩:明朝小說家。著有《西游記》傳世。
吳起:戰國時著名軍事家。衛國人。初為魯將,繼為魏將,后奔楚國,任令尹,主持變法,后被殺。
吳廣:秦末農民起義領袖。公元前209年與陳勝發動戍卒九百人起義,建立張楚政權。后為部將田臧假借陳勝命令殺害。
吳敬梓:清代人,以小說《儒林外史》而著稱的杰出諷刺作家。
吳沃堯:清代著名小說家。著有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。
吳昌碩:清代著名的篆刻家、書畫家。工詩,善書法,尤精篆刻。
吳其濬:清代著名政治家、科學家。著有被譽為19世紀中國重要的植物學著作《植物名實圖考長編》22卷和《植物名實圖考》38卷
吳姓聚集地:
遷徙分布
吳國滅亡后,夫差的太子吳鴻被流放到江西,夫差之后還繁衍于江浙、安徽、山東、河南境內的一些地方。隋唐時期,吳氏已廣泛地分布于大江南北。唐高宗時有吳姓將佐隨陳政、陳元光父子入閩開辟漳州,唐僖宗時,有吳姓將佐隨王審知入閩,皆在福建安家落戶。宋明以后,吳氏稱雄于東南,其中季扎的53世孫吳宣是后蜀駙馬,家族顯赫一時。吳宣的5世孫吳吉甫是吳氏入粵始祖。
吳氏遷居臺灣始于1291年,入臺第一人是元朝禮部員外郎吳光斗,他奉命率6000人乘船'往使琉球'(即臺灣)。吳氏遷居香港,大約始于元代。
吳姓在臺灣為第七大姓。臺南縣吳姓人最多,還有在嘉義、云林、彰化等。明朝末年至清代,福建、廣東沿海吳氏有許多人前往澎湖、臺北、高雄等地謀生創業?,F臺北縣新店安坑吳姓人家是于順治年間從福建移居入臺灣的打狗(今高雄市),康熙年間平和人吳鳳父子到臺等。發展至今,其中最為顯赫的一支是吳伯雄家族。吳伯雄現任臺灣國民黨中央常委、臺北市市長等要職,其家族號稱吳氏'全臺第一家'。
吳氏向海外拓展,最早是到日本。吳人東渡日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,其中有一支演變成日本皇室。吳氏在東渡日本的同時,還有大批人南遷,進入今越南地區。其中季扎的50世孫吳權于939年稱王,建立了越南歷史上最早的獨立王朝--吳朝。南越政權最后一任總統吳庭艷即吳權之后?,F在越南有二百多姓,吳姓為第六大姓。東漢時有吳風進入朝鮮,發展至今,吳姓稱為朝鮮143個姓氏中最常見的20大姓之一。明代以后,吳姓還有人移民南洋,遷至馬來西亞、菲律賓、印尼、新加坡以及泰國、緬甸等國,近代,又有人旅居歐美。
堂號
'延陵堂':季扎是吳王壽夢的第四子,以賢德著稱,壽夢想讓他繼承王位,他堅辭不受,壽夢只好把他封在延陵。他的三個哥哥先后為吳王,臨死時要傳位給他,他仍然不接受。因此他被后人奉為'至德第三人',又因其封邑在延陵,故時人稱其為'延陵季子'。